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聚焦

让肠癌筛查依从性提升至73%,探索早筛防控新模式 播资讯

发布时间:2023-06-07 23:02:31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专家介绍:


(资料图)

汪建平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荣誉院长、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名誉院长

推动我国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科发展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在国内率先提出结直肠癌合并不能切除的肝转移时实施分期肝移植的新观点,探索出结直肠癌合并广泛肝转移治疗的新方法。2016年,他和团队历时20年完成的临床研究课题“完整的直肠癌保肛门功能、保性功能和保生育功能关键技术体系”,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平均年龄比欧美国家要提早十年,平均为59岁。因此相对应的,我们建议针对结直肠癌的筛查前移,提前到45岁,甚至有条件的可以前移到40岁。”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荣誉院长、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名誉院长汪建平对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表示,“我们一直希望建立创新的肠癌筛查模式,让群众能更容易接受、依从性更高,提升肠癌的筛查质量。”

肠癌发达地区更高发,粪便基因检测提升依从性

“在我国肠癌的发病趋势呈现加速上升的趋势,而且特别是越发达地区发病率越高。广州、上海是我国肠癌发病最高的两个城市。” 汪建平教授谈到,然而我国肠癌患者早期发现的比例低于20%。

汪建平教授指出,早期患者基本做完手术后不需要后续治疗,治愈率达到90%以上。与之相比,晚期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降低,还要经历漫长、反复的后续治疗,生存质量很差,而且从卫生经济学角度来说,治疗花费也是早期患者的好几倍。

早期筛查是尽早发现肠癌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上海、广州、杭州、天津等城市均已开展相关肠癌筛查项目。“不过,很多人对于参加肠癌筛查的依从性仍然不高。” 汪建平教授坦言。

在他看来,这种情况的原因首先是人们健康意识不够,此外更重要的在于以往常规的筛查手段是肠镜检查。“检查过程比较痛苦,患者要喝2000毫升-4000毫升加入清肠药的水,很多人到这一步就退缩了。”  汪建平教授说

2022年7月,由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公共卫生委员会牵头、广州市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联合康立明生物共同合作,开展了肠癌筛查民生项目,探索结直肠癌村镇公共卫生防控新模式。新型的筛查方案先采用粪便SDC2甲基化检测,其中阳性居民再进行肠镜检查。

“选择在石滩镇开展项目有两个目的,首先是相对城市,农村地区肠癌的发病情况还不清晰,我们正在开展这方面的流行病学研究;其次是我们通过镇政府充分动员村民,村民朋友的依从性相对更高。”汪建平教授介绍。

他还提到,为了提高居民的依从性,项目在肠镜检查之前,创新性地增加了粪便SDC2甲基化检测这一环节;而且从检测到后续诊断治疗全程免费,从根本上减轻了居民的顾虑和负担。

石滩镇社区粪便基因检测初筛。医院供图

全链条体系创新,探索“筛诊治康”一体化模式

据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副院长周宏锋介绍,传统筛查方式需要半年至一年的时间,根据项目统计,石滩镇仅用7周就完成了50个村/社区8449位居民的初筛。而且肠镜的依从性更高,传统筛查项目肠镜依从性只有28.53%,而石滩镇达到73.03%,提升了1.56倍。项目的早诊率也很高,筛查共发现361例早期肠癌、进展期腺瘤及其它病变,早诊率达96.3%。“初步预估,项目节省医疗经济负担超过6000万元。”

康立明生物发布的最新真实世界应用检测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30日,基于超过61万例长安心®检测结果中阳性数26793例,阳性率6.72%,并且都对患者建议进行肠镜复查,其中肠镜依从性44.06%,一共发现8165例需要治疗的受检者,其中肠癌1632例、腺瘤3432例、息肉3101例,肠癌阳性预测值(PPV)13.83%,肠道肿瘤阳性预测值(PPV)69.17%,肠癌阴性预测值(NPV)99.9%。

石滩镇的结直肠癌村镇公共卫生防控新模式不仅在于筛查,在筛查之后还进一步探索“筛诊治康”一体化模式,对检出的肠癌患者实现全周期闭环防控,并通过项目还建立起基于粪便SDC2甲基化检测的高质量肠镜质控体系和肠癌防控随访管理系统。

目前中山六院非晚期的结直肠癌总体治愈率可达到75%以上,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在低位肠癌患者占比高的情况下,保肛率仍能达到90%以上。汪建平和团队基于这些先进经验,在“治”和“康”的环节也为项目检出的患者提供了完全规范化、同质化的手术和后续治疗。 

“将石滩镇的新模式进一步面向其他地区推广,首先要动员当地政府机构,小到居委会和社区,充分发挥他们的影响力。此外也建议群众听从医生的劝导,积极参与当地的肠癌筛查。” 汪建平教授建议。

责编:王卓

上一篇:渤海化学拟22.5亿元投建丙烯酸酯和树脂新材料项目

下一篇:最后一页